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

凝聚磅礴力量 助推城市更新——“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新经验与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4/9/3 10:25:39 浏览次数: 738



2024年8月17-18日,“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新经验与技术交流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召开,围绕“宜居理想和产业蝶变”主题,共同探讨城市存量发展阶段,如何破解城市更新行动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体系,构建城市发展、治理的新格局,加快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新的一体化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和科技司副司长汪科,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嘉泓,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杨保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庄惟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泉,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大威,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章小刚,中国城市规划院副院长邓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陆新之,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阳建强,中建八局副总经理李未,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晓东,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莫栋升,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露露,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徐淮舟,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沈浩,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钱毓静,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刘泓,会议执行主任、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委会主任委员邹军,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副会长韩建忠等来自长三角区域政府、学界和城市更新相关产业机构的4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共同主办,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特别支持,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中心、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苏州市勘察设计协会、南京商业地产商会、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投资(江苏)有限公司、中咨(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京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在两天的会期上,包括主题演讲、主题对话、经验技术交流、城市更新供需对接、项目考察等活动精彩纷呈,与会嘉宾就城市更新政策机制、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投融资、新型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等热点、前沿领域展开对话交流。本次会议为长三角区域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全领域、全产业链的交流合作平台,为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顶层设计助宜居理想



开幕式主持人: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邹军


主题演讲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科在会上发表讲话,针对当前城市更新的工作,汪科提出要加强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并提出四点建设性建议:一是要注重系统思维,强调多专业、多领域的协同参与,确保更新项目能够全面、系统地推进;二是要坚守底线思维,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城市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三是要树立经济思维,关注项目收益和资金渠道,确保更新项目能够持续、稳定地推进;四是要坚持改革思维,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制度束缚,积极探索新的更新模式和路径,不断推动改革创新。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在讲话中表示,本次会议不仅代表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更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在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城市更新行动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她指出,当前城市更新工作面临着多重挑战,大家要不断凝聚社会各界合力,激发创新思维,寻求多元化的投入和融资体系,持续拓宽城市更新实施主体和资金来源;要持续优化城市更新的动力与运营机制,强调安全、品质以及社会公平的重要性;要调整规划思路,实现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变,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需求;要全面完善城市治理和政策法规,提升治理能力,为城市更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施嘉泓在致辞中表示,苏州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苏州近年来通过政策、机制的创新,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聚焦民生改善、坚守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底线,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和特色化、保护传统基因;立足资源现状,规范引导存量空间盘活利用,有效提升土地承载水平和节约用地水平,腾笼换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更新中的统筹引导作用,也充分让市场成为资源要素配置的主导因素,鼓励多元主体及公众参与,取得了一定成绩。他表示,在今后城市更新的具体工作中,主要支撑开展建设以人为本的街道;加强住房保障、实施舒适空间的微更新;消除既有建筑安全隐患、重塑城市休闲空间;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动城市规划;加强区域规划统筹协调、注重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空间、推动存量换增量;不断加快城镇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安全保险两项制度的试点工作,加快全覆盖排查,建设CIM城市等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探索苏州城市更新的新途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杨保军作了题为《深化改革,破解城市更新堵点难点》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阶段,但是现行土地、规划、标准规范、投融资等方面体制机制是大规模增量开发建设阶段的产物,总体上已不适应存量更新的要求,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予以破解。从认识层面,对城市更新的范畴认识不一致。从制度层面,土地管理制度不适用存量更新需求;现行详细规划和建筑改造审批制度不适应存量开发需要;现行规范设计标准不适应存量开发需要。从政策层面,城市更新实施的资金来源仍很有限,城市更新可持续商业模式远未形成,合理的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城市更新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健全完善适应城市更新的体制机制、需要对现行体制机制进行全面重塑,这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增进各方面共识,形成工作合力,集中破解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堵点问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杨保军



交流合作谱城市新篇

学术交流


学术经验交流主持人: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城市更新专委会主任委员阳建强


在交流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作了题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规划设计》的主题交流,段院士介绍,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水乡客厅位于江浙沪交界处,面积约35.8平方公里。段进院士团队提出并领衔设计了水乡客厅方案,其设计策略是以现代生态技术与传统理水治水智慧共筑生态本底,将好风景与好人文植入创新产居网络,构建城乡一体畅连的多维跨域交通以及营造世界级水乡人居空间范式,为长三角区域城市的联动更新提供样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作了题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与文化创新》的主题分享,他从时代背景、节能与绿色建筑、城市建筑风貌三方面分享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更新的绿色低碳设计、实现双碳目标的可行路径,深入分析了行业现状及多种案例,从多个专业层面提出建设策略,并从自身绿色建筑工作的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为与会嘉宾提供了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市更新与文化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厅长刘大威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作了题为《城市更新中的市政基础设施研究》的学术分享,他提出,城市更新是深入贯彻总书记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张大师介绍了国家和各地方城市更新政策研究、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技术方案研究和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研究,现场分享了上海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更新实例,引起与会者热烈反响。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

经验分享


江苏省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毓静作了题为《以城为始 共融未来——苏州市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经验交流,钱局长介绍了苏州市“以城为始 共融未来”高质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做法和经验,目前存在的难点、堵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表示,苏州将用好江苏省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江苏省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城新贷等资金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为城市更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深入推动民生服务设施建设。


江苏省苏州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毓静


江苏省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徐淮舟以《持续深化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以南京城市更新提升古都焕新“能见度” 》作了经验分享。徐主任提到,作为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其项目案例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列入全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南京今年进入城市更新全面推进阶段,要不断在制度设计、路径创新、项目推进等方面积极探索,实施有温度的城市更新,留住“古都味道”,形成南京特色。他表示,南京城市更新没有休止符,依旧在探索,将加快推动南京城市更新全链条项目实施体系建设,推广城市更新共商共建共享等经验做法。


江苏省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徐淮舟

浙江省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沈浩以《更幸福、更活力——宁波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模式》作了经验介绍。沈局长向大家具体介绍了宁波市在城市更新方面一直致力于探索形成多元资金保障模式、探索形成城市“体检-更新”一体化模式、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宁波把城市更新作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和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抓手,通过聚焦居住空间安居宜居、低效空间活化再生、公共空间提质提档,提升民生获得感,激发城市新动能,促进全域大发展的经验给与会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


浙江省宁波市住建局副局长沈浩

安徽省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露露以《由“煤城”到“美城”——以城市更新助力城市转型的淮北经验》作了经验交流。孙局长介绍了淮北城市发展状况、城市更新工作举措以及城市更新的主要成效,并提出了目前正在探索城市更新的淮北模式,一是坚持系统化谋划,二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三是坚持片区化操作,四是坚持特色化切入,五是坚持阶段化实施。并表示,淮北市也将继续聚焦重点项目,学习长三角兄弟城市做法,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走在前列。


安徽省淮北市住建局局长孙露露

主题对话

主题对话一环节由江苏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泉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庄惟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邓东,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阳建强,苏州名城更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香治等与会专家围绕宜业宜居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与探索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聚焦热点,直击重点,为城市更新发展建言献策。



主题对话二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华主持,江苏省城市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刚,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建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新分院院长范嗣斌,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王贵美等与会专家围绕分享政策机制、居民自主更新、产业更新、机构改革等动态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资源整合促进产业蝶变


产业对接主持人: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建忠

项目发布


苏州古城32号街坊项目
苏州名城更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香治



32号街坊位于古城西侧,总占地面积24.34公顷,总建筑面积24.77万平方米,街坊内共有历史地段2处,省文保单位2处,市文保单位5处,市控保建筑7处。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围绕32号街坊持续开展古建老宅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基础设施改善与环境整治提升、重要载体与零星地块更新,大力发展“文化+金融”,布局各类金融业态,打造“金融街坊”。


苏州工业园区新盛里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朱健



新盛里是城市重建通过旧改+新建的模式重点打造的城市更新标杆项目,地处高贸区核心板块,总占地面积622亩,建筑面积约65万方,是园区规模最大的产业用地更新工改工项目。项目依托高贸区成熟的产业体系和配套优势,致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和半导体产业为基础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片区。

高新区大通工坊(横塘工业园地块)项目
苏州苏高新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恽陈豪



项目总用地面积148.7亩,规划容积率2.84,总建筑面积29.25万方。项目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方向,通过“工改工”的方式,打造高品质、高标准“工业上楼”产业载体,有效盘活现状低效资产、开拓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产出效能,实现产业用地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利用,为全力打造产业科创主阵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


扬州市古城小秦淮河保护更新项目
扬州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马意婷



小秦淮河保护更新项目位于扬州古城核心区,全线1.9公里。项目遵循“小尺度、渐进式、微更新”原则,采用“留、改、拆、补”的方式,进行示范性节点建设,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整个项目逐步实施。同时,分步提升完善片区巷道、照明、绿化、景观等基础设施,并对小秦淮河道进行水质及沿河景观、驳岸提升,展现小秦淮河的原汁原味、秀美风情。


扬州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
广陵文旅集团古城更新项目负责人 张文林



项目范围北起广陵路、南至苏唱街-丁家湾-大树巷-花园巷一线,东自徐凝门大街、西止犁头街-青莲巷-育英巷-丁家湾-何园一线,总占地面积约15公顷。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建筑载体活化利用、街巷体系优化织补、人居环境改善优化、基础设施补短板等4大板块、18个子项目,主要对周氏盐商住宅等2处省级文保单位、卞宝第故居等5处市级文保单位以及苏唱街1号等多处闲置资产进行解危搬迁、房屋置换、资产归集、保护修缮、更新改造和活化利用,并补充多项综合民生服务项目。

经验技术交流


《数实融合、双向赋能——数字孪生技术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数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顾周琦


顾院长通过对保护与利用诉求下的技术发展、古城数字化相关工作回望与思考、直面需求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数实双向赋能的路径与未来展望四方面的介绍,分享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中的实践探索,并提出,数据是驱动场景应用的基础,专业高效的数据汇聚技术是基础保障。


《开发性金融助力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国开行苏州分行客户一处处长 戚学锋



戚处长向大家具体介绍了苏州历史文化名城高质量保护和提升利用工程项目,分享了其以成熟顶层设计推进统筹实施,保护、挖掘、运用,构建市场化模式,创新设计贷款期限以匹配项目特点,创新三方联动模式的经验做法。希望要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古城的新质生产力,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古城区文化产业。


《城市更新在行动—苏州古城更新综合性实践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苏州中心执行主任 李晓晖


李主任结合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的实践经验,提出苏州不断探索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在城市更新行动中的运用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谋划更新项目、引导更新实施。通过分享苏州古城更新综合性实践,提出城市体检是基础、更新规划总统筹、城市设计做引领、实施方案抓落实,需要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才能推动文化历久弥新、生活美好焕新、产业升级创新。


《中建科工BVG产品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中建科工集团华东大区总经理 何洪



何总提到,中建科工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房车网(BVG)融合互动的概念,介绍了BVG实施路径以及目前存在的痛点,其充分发挥建筑-交通-能源三者各自的特点,优势互补,协同互动,从而实现建筑的零碳目标。针对BVG融合互动创新,公司做出了大量探索实践并打造出一系列优秀产品,在居住体验更佳、经济性更优的同时助力打造绿色低碳的美好宜居生活。


《谋划城市更新 助力行业转型》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述坚


张董全面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概况以及在城市更新业务方面的具体进展,张董指出,公司下一步城市更新业务发展要深入贯彻城市更新政策精神,找准企业发展契合点,做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理解把握政策机遇,抓住发展城市更新业务的着力点,同时要严格落实城市更新相关部署,加大模式创新力度,加快构建资源生态,建立维护和运营机制,不断探索低碳路径,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助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


《老旧小区原拆原建模式与模块化建筑整体解决方案》
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经理 刘新伟



刘总结合模块集成建筑的新技术,提出了原拆原建的政策与模式,深入剖析了原拆原建的问题与痛点,并提出了原拆原建的整体解决方案。原拆原建+MiC模块化集成技术,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建造模式,从空间颠覆传统工艺工序限制,让复杂的施工关系简单化,让建造过程更加高效可控,相较传统建筑,MiC快速建造大量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优势明显,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加快推进提供了具体方案。


《启迪设计的城市更新类项目实践》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斌



张总提出,城市更新建设是名副其实的“动力密码”,日益成为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张总就新阶段新形势对城市更新的新要求,向在场嘉宾介绍了城市更新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最新理论与前沿进展,重点分享了启迪设计在城市更新方面的项目实践和思考,引起与会者共鸣。


《装配化装修在既有住宅更新改造中的应用》
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化装修研究院院长 刘长春



城市更新不仅是外环境与建筑外观更新,还包括室内环境更新。装配化装修可发挥优势,参与老旧小区、老旧厂房、传统商业设施、老旧公共服务实施、老旧医疗建筑、老旧教育建筑的室内改造。刘院长通过分享柯利达装配化装修方面的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以及项目案例,向与会者展示了装配化装修在既有住宅更新改造中的技术和应用场景。


《南京卓远助力城市更新的投融资服务模式》
南京卓远资产管理公司基建事业部负责人 费丹旦



费总从城市更新的发展脉络及定义入手,对城市更新的实施范围、实施方式及流程、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融资模式选择、当前城市更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和分享。


《城市更新中公共建筑快装系统解决方案》
森临(南京)建筑装饰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春蕾



赵总提到,城市更新公共建筑装修具有隔音、防火、环保、美观、耐用、快速、易清洁、易维护、高品质等要求,对此,赵总向大家介绍了森临装配化装饰系统解决方案,分享了装配化装修技术在城市更新的应用场景和示范案例,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城市更新公共建筑的快装系统解决方案。


《永续发展 刷新美好生活》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建筑更新事业部客户开发部总监 李振



李总在报告中提到,针对老旧建筑健康诊断难、施工实施复杂、协作沟通脱节等难点痛点,立邦通过建筑系统弊病的勘察与检测、专业的色∙材施工设计方案、一站式更新改造、全流程数智化品控、工程验收及售后保障贯穿城市更新一站式服务的五大关键流程,以可持续宜居的理念,刷新美好生活空间。


主题对话

主题对话三环节由南京商业地产商会、执行会长冯宪法主持,南京市城市更新中心主任李鑫、苏州名城更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香治、苏州大学规划院董事长夏杰、江苏规划设计集团苏州创研中心主任姚秀利、中建国际投资(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佳升、中建科技集团华东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震、中咨(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雷、中建八局第三建设公司设计院院长助理朱轶新等专家及行业同仁围绕江苏部分城市更新主体和服务单位之间展开了探讨和交流。通过交流,大家对城市更新的多专业、多学科的分工协作,前沿技术、实施途径及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苏州城市更新项目考察

18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苏州古城的十全街城市更新提升项目,现场通过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锋的讲解,对参观考察项目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提档升级、塑造美好人居空间、带动产业发展、增添城市活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至此,“长三角区域城市更新经验与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

主办: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会 苏ICP备2022046245 邮箱:13913279033@163.com 电话:025-57795969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88号苏宁清江广场1006 技术支持: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896463891